Explore
Also Available in:

百分之一的迷思

human-chimp
人類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為30%,為什麼“只差1%”的謬論仍然存在呢?
Credit: Monkey man © Istockphoto.com/mattjeacock

人類和黑猩猩的DNA是非常不一樣的

作者:唐.巴騰 ()
翻譯:中國創造論團契

我們仍然經常聽到一些說法,認為人類跟黑猩猩的DNA是“幾乎一致”的,兩者僅僅有1%的差別。比如在2012年一份關於倭黑猩猩的基因測序報告中就有這樣的觀點:

“自科研人員在2005年對黑猩猩基因進行測序以來,他們已經獲知人類與黑猩猩的DNA99%是相同的,也使黑猩猩成為最接近我們人類的近親。”1

這些資訊並非來自一些低劣的出版社,而是出自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科學》期刊,它是全球公認的兩份頂級科學雜誌之一(另外一份是英國的《自然》期刊)。

最初宣稱1% DNA差異的論點可追溯到1975年2。多年後人類與黑猩猩DNA堿基對的直接比對才成為可能,人類DNA第一份圖譜直到2001年才發佈,而黑猩猩的DNA圖譜則在2005年發佈。1975年的DNA資料來自對一小段人類與黑猩猩的DNA的粗糙對比,而且這段用於對比的DNA在相似性上是經過預先篩選的。研究者通過將黑猩猩與人類的DNA雜交,確定兩者中能有多少可以互補拼合到一起。

1%的不同能被視為“幾乎相同”嗎?

人類基因組大概含有30億對堿基。如果1%的差異是正確的,就意味著有3000萬個堿基不同的,如果把這3000萬個堿基排列列印出來,就會印成10本聖經大小的書,這數量是最簡單細菌的DNA的50倍3。事實上這已經是非常大的差別,即使從最樂觀的角度去考慮,這種差別也遠不能通過進化的方式達成,即便允許有數百萬年的時間4

真正的差別是什麼呢?

人類和黑猩猩DNA序列公佈後,研究者便可以對其兩者序列進行對比。但這種對比存在問題。黑猩猩的基因組並非憑空建構。首先要對小片段部分的黑猩猩DNA片段進行測序,換句話說,科研人員在實驗室採用化學方法對“堿基”的順序進行定位。之後,科研人員將這些“堿基” 片段與人類基因組對齊,排列在他們認為合理的相應位置(使用電腦進行對比並設置分段)。然後將人類基因組刪去,就做成了一個所謂的黑猩猩基因組,這就使人類和黑猩猩看起來是來自一個共同的進化系譜,同時也虛構一個並非真實的雜種DNA序列。通過這種進化假設方式構建出來的黑猩猩基因組,會比其真實的基因組更接近于人類的基因組。儘管通過這種有進化論偏向性的比對方式,人類與黑猩猩基因之間的實際差異也遠遠大於1%。

在2007年,《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人類與黑猩猩DNA相似度的文章,題為:《相對差異:1%的迷思》2。文章作者喬恩•科恩(Jon Cohen)質疑了沿用1%之說的合理性,他引用黑猩猩序列初稿公佈之後的的對比結果,表明人和黑猩猩基因大概有5%差異。然而1%差異的謬論在2012年繼續出現在該雜誌上。

為了說明其錯誤之處,傑費裡•湯姆金斯博士(Jeffrey Tomkins)和傑裡•貝爾格博士(Jerry Bergman),在2012年就人類與黑猩猩DNA對比這個課題,回顧了那些已出版的文獻5 。當他們把所有DNA資料都作為考察物件,而不僅僅針對那些預先篩選好的DNA部分片段進行研究後,他們發現:“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組的相似度不會高於87%,甚至不會高於81%。”

換句話說,人類與黑猩猩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很可能超過19%。事實上,湯姆金斯博士做了全面的對比,發現其差異程度高達30%左右6。同時,只存在於雄性中的Y染色體差別極大,跟進化論者所預計的情況完全相反7

將兩種複雜的基因組進行比較是相當困難的。人們必須對DNA各個部分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差異類型的作用提出假設。例如,黑猩猩DNA中沒有的,但出現在人類基因組的部分,應該如何處理?反過來也是一樣,人類DNA中沒有的,卻出現在黑猩猩基因組上的部分,又應該如何處理?目前普遍的做法傾向於忽視各自沒有的部分,而僅僅去比較兩者相似的基因。

目前許多比對僅僅針對那些編碼蛋白質的基因(蛋白編碼基因僅占DNA總長度的1.2%,不同物種間共有的許多蛋白編碼基因的確非常相似8),這種對比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上:認為不編碼蛋白質的DNA並不重要,甚至認為是垃圾DNA。但是,這種觀點已經不再成立。幾乎所有的DNA都可能有其作用,這點也再次與進化論者所期待的不符9。但是即使“垃圾DNA ”沒有任何作用,它們的差異也遠大於能蛋白編碼DNA的差異,所以在評估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差異時,一定要將它算在裡面。我們與黑猩猩並非99%相同,完全沒有這回事。

百分比相似度能證明些什麼呢?

無論是進化論者還是創造論者,在算出DNA相似度的百分比之前,都不曾、也不會對其做出預測。換句話說,無論百分比是99%、95%、70%或者其他任何值,進化論者仍然認為人類跟黑猩猩是同源的,而我們創造論者則認為是共同的設計。在理解這些資料的含義時,我們所講的並不是可以用實驗證明的硬科學,而是各人基於自己的世界觀理解其意義。

然而,人類與猿類的差異越大,就更難解釋兩者在有限的進化時間內,如何產生這些差異。所以進化論者更傾向於淡化人類與猿類之間的差異。

謬論仍舊延續

人類和黑猩猩整個基因組的對比結果顯示人類和猿類的差異遠大於1%,然而這1%的謬論仍舊存在。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在2012年裡這樣的謬論會一直出現在《科學》雜誌上呢?2007年科恩(Cohen)曾引用遺傳學家沙凡特•帕浦(Svante Pääbo)的話,沙凡特•帕浦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黑猩猩研究團隊的成員,他說:“最後,對於如何看待人類與黑猩猩的差異是一個涉及政治、社會以及文化的問題”2

或許進化論者之所以緊緊抓住1%的迷思是出於政治、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緣由。通過DNA比對得知,人類跟黑猩猩在DNA上相去甚遠。而進化論者除了否定對比結果所反映出的清晰結論外,其目的又是什麼呢?這種認為人類與猿類相似的謬論甚至被用於支持以下觀點:在世界上人類並無特別之處,甚至黑猩猩也應該被賦予人權10

這種巨大的差異沒有依隨進化論者的期望,相反地,它更支持我們是被單獨創造而非源於動物這一觀點。神從塵土中創造第一個人(創世記2:7),又從其肋骨創造第一個女人,而絕非從任何猿類動物中創造人的(創世記2:22)。人類跟其他生物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是神按照其形象所創造的(創世記1:26-27),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創造。這一形象在人類墮落中被玷污,但並未失去11。所以神造人,無論現在還是在永恆裡,都有一個特別的目的。

相關文章:

References and notes

  1. Gibbons, A., Bonobos join chimps as closest human relatives, Science Now,13 June 2012; news.sciencemag.org. 返回文章.
  2. Cohen, J., Relative differences: the myth of 1%, Science 316(5833):1836, 2007; doi: 10.1126/science.316.5833.1836. 返回文章.
  3. 生殖器支原體有521個基因(包括482個蛋白編碼基因),由582,970個堿基組成。見 Fraser, C.M. et al., The minimal gene complement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 Science 270(5235):397–403, 1995; doi:10.1126/science.270.5235.397. 返回文章.
  4. Batten, D., Haldane’s dilemma has not been solved, J. Creation 19(1):20–21, 2005; creation.com/haldane. 返回文章.
  5. Tomkins, J. and Bergman, J., Genomic monkey business—estimates of nearly identical human-chimp DNA similarity re-evaluated using omitted data, J. Creation 26(1):94–100, April 2012; creation.com/chimp. 返回文章.
  6. Tomkins, J.,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himpanzee and human chromosomes reveals average DNA similarity of 70%, Answers Research Journal 6(1):63–69, Feb. 2013; answersingenesis.org. 返回文章.
  7. Catchpoole, D., Y chromosome shock, Creation 33(2):56, 2011; creation.com/chimp-y. 返回文章.
  8. 差別很大的物種可以共有許多很相似的蛋白質,所以將蛋白編碼基因進行對比會人為地誇大其相似性。與染色體結構有關的組蛋白和骨骼中的骨鈣蛋白,在許多物種中是幾乎完全相同的。物種之間的差異更多是基於非蛋白編碼DNA,而這些非蛋白編碼DNA控制著蛋白合成的時機和數量。參見 Carter, R., Splicing and dicing the human genome, 1 July 2010; creation.com/splicing. 返回文章.
  9. Batten, D., Dazzling DNA, Creation 35(1):38, January 2013. 返回文章.
  10. Cosner, L., Going ape about human rights: Are monkeys people, too? creation.com/goingape, 9 July 2008.
  11. Cosner, L., Broken images, Creation 34(4):46–48, 2012.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