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Also Available in:

”有羽毛”的恐龍:終究沒有羽毛!

作者:約拿單·薩法提()
翻譯:中國創造論團契

Wikipedia.org/LlezSinosauropteryx
成列於德國國家自然博物館(Staatliches Museum für Naturkunde)的中華龍鳥GMV 2124標本,出土於中國遼寧省。請留意這個經典的「恐龍死亡姿勢」——頭向後倒,尾巴拉伸,後肢向後翹——這被稱為角弓反張,是由窒息引起的肌肉痙攣的表現。

自從達爾文以來,進化論者一直面對一個巨大難題:在化石記錄中找不到他們的理論所要求和預言的無數「缺失環節」。對此,進化論者能拿出來的屈指可數的例子爭論頗多。不僅如此,缺失的不僅僅是「環節」,而是整段的進化鏈條

進化論者時常提出一些轟動一時的過渡系列。近來一個最有名的說法認為鳥類是從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的,獸腳類恐龍一般認為是包括暴龍迅猛龍在內的食肉龍群。然而,哪怕是一些進化論的古鳥類學家也嚴厲批評這個理論提得武斷,其中包括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名譽教授艾倫▪費都家(Alan Feduccia)。他們認為著名的1999–2000年古盜龍騙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這個教條造成的。

另一個大問題在於鳥肺的構造與恐龍的大相徑庭。被斷定為第一隻鳥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具有鳥類的通流型肺臟,而被斷定為長羽毛的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則清晰地顯露出爬蟲類的風箱型肺臟。根據進化論者自己的定年法測定,中華龍鳥比始祖鳥要年輕,這與進化論者的預期背道而馳。正如艾倫▪費都家教授喜歡用的嘲弄:「你不能比你爺爺還老。」雖然進化論者宣稱「在新的種系形成之後,某個特徵可能會在舊種系中延續下去」,他們的這些證據卻撰寫了一個從完全到不完全鳥肺的過程。這麼一來,鳥肺到底是什麼時候進化出來的呢?關鍵在於進化論據稱是以化石的先後順序為支撐,可這一次明顯不是這樣。

「有羽毛」的恐龍?

進化論者最常用來支持鳥類和恐龍之間存在「缺失環節」的例子就是有羽毛的恐龍。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1996年發現的微型中華龍鳥。在目前得到的標本中,它們最重的才0.55公斤(1.2 磅),連尾巴只有1.07米長(3.5英尺,中華龍鳥的尾巴與身體的長度比值是獸腳類恐龍中最大的)。

國際創造事工(CMI) 很早以前就指出 ,聖經創造論者根本沒說恐龍一定是沒有羽毛的。.話雖如此,我們也要指出訖今為止提出的例子遠遠不能令人信服。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羽毛」不過是毛糙的膠原纖維結構。1,2

儘管如此,「羽毛」學說也有其捍衛者,例如中國科學院的張福成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宣稱要駁倒近來提出的「絲狀體是部分腐爛的真皮膠原纖維」的說法。3

Wikipedia.org8739-struthi
這只似鴕龍也呈‘恐龍死亡姿勢’。

為了支持他們所主張的反駁意見,張教授及其同事宣稱在中華龍鳥的標本中發現了能產生顏色的細胞器,分別稱為「真黑素體」和「褐黑素體」。它們會在羽毛中產生深黑色的真黑素和棕紅色的褐黑素(參見網文Colorful Creature Coats)。他們甚至辯稱他們能借此證明尾巴上有條紋。可是南非誇祖魯大學的蒂岡索拉(Theagarten Lingham-Soliar)教授(參考文獻1 和2 的作者之一)批評這一論點說:「這是掃瞄式電子顯微鏡的圖像在複製小圖形文件時所產生的視覺假像。」4 他在最近發表的文章中,進一步提出了反對這個論點的證據,也於無意中發現了支持創世記的洪水的強力證據。5

動物腐爛

上所述,中華龍鳥有一個爬蟲類動物的肺臟。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因為這種生物不同於大多數恐龍化石,後者只剩下礦化後的骨頭,中華鳥龍卻保存完好,使人能分析它某些內臟的形狀。這些細節之所以得到保留,表明動物的屍體在器官腐爛或被食腐動物吃掉之前就被迅速掩埋。(自發現中華龍鳥以來,恐龍血細胞血管膠原骨鈣素也相繼被發現,這些都無法保存幾千萬年的時間)。這些內臟的存留特別把食肉脊椎動物或食腐動物排除在外,因為它們「通常先吃內臟」。

因此,蒂岡索拉教授想要找出中華龍鳥如此完好存留的原因。他留意到頸項和尾巴都向後仰伸的典型‘恐龍死亡姿勢’(這篇文章里的所有化石圖片都展示了這個姿勢)。在過去幾年,科學家認識到這個姿勢其實就是角弓反張,乃是中央神經系統故障(尤其是缺氧)引起的嚴重肌肉痙攣導致的。6 所以這是垂死掙扎,我們認為符合被大洪水溺斃或活埋的情況

既然沒人看過中華龍鳥死亡並石化的過程,唯一的研究方法莫過於觀察現代動物死後的情景(對於腐化和石化的研究叫做埋葬學)。蒂岡索拉教授分析了「自然」條件下死亡的兩只動物,一隻是類似於貓、但很可能屬於獴科的麝貓(小斑璞,學名Genetta genetta);另外一隻是在非洲致命性僅次於黑曼巴蛇的莫桑比克黑頸眼鏡蛇(Naja mossambica)。

先看麝貓,撇開血腥的細節,在一天之內,內部分解和膨脹已經迫使液體經從各腔隙流出,然後蛆蟲來飽餐。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第四天蛆蟲才來到胃腸部分。這之後,屍體迅速腐爛。僅僅又過了一天,基本上所有的軟組織都不見了,蛆蟲離開屍體去化蛹。作者引用相信創造的分類學創始人林柰:

Wikimedia/H. RaabPhoto of the second find, Bayerische Staatssammlung für Paleontologie und historische Geologie
位於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始祖鳥(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圖中的化石是原物,而不是拓片。顯示出明顯的角弓反張。

「林奈(Linnaeus)於1767年曾說,三隻蒼蠅分解一匹死馬的速度可以不亞於一頭獅子。」

再看眼鏡蛇,分解過程長了些。剛開始也主要是蛆蟲,但還有螞蟻分解它的屍體,內臟也是較遲才被分解。而且,昆蟲喜歡鱗片下面蛋白質豐富的結締組織,這也使得鱗片和身體迅速分離。作者寫道:

「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猜測為什麼像中華龍鳥、秀頜鳥侏羅獵龍等非鳥類的小恐龍,其鱗片極少被保存下來的原因——鱗片的缺失常常被人們用來說明這些動物原來是有羽毛的。」

但無論是麝貓還是眼鏡蛇的屍體都沒有展示出角弓反張的姿勢,這就排除了早先有人提出的「恐龍死亡姿勢是由於死後的變化引起的」這一觀點。

中華龍鳥之死的意義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恐龍的死亡姿勢表明其是由窒息而死。這個標本和死去的麝貓一樣,展現分解液流出的情況。保存下來的內臟(包括一對蛋)表明,即使有食腐動物破壞,也不過是昆蟲,然後屍體「在死後最多幾天的時間里」被迅速掩埋。作者把死因歸咎於火山的有毒氣體,其後被火山灰或泥石流掩埋。

實際上如果考慮到恐龍死亡姿勢的普遍性(始祖鳥也有相同的死亡姿勢),這些證據指向創世記的洪水。大洪水導致火山活動的大幅增加,快速掩埋也和洪水一致。那麼昆蟲的分解又作何解釋呢?事實上,電腦模擬已經表明,洪水的上漲不是持續性的,而是波動性的,因此會出現土地露出幾天的情況。7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找到恐龍的腳印和蛋(見網文《巨人的腳步》(In the footsteps of giants)。這樣一來,昆蟲就有時間在屍體上繁殖,卻沒有時間在其被完全掩埋之前吃掉內臟。

脊突而非羽毛

回到文章標題,恐龍死亡姿勢讓我們能看到所謂的羽毛絲狀體究竟是何物。垂死的掙扎使得動物背部的厚皮發生彎曲。只有在這些絲狀體隸屬於某單一結構而非各自分離的羽毛時,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壓力和張力作用於明顯的單一結構,即竪立於中華龍鳥頸部、背部和尾部的脊突……而非各自獨立的原始羽毛,這種說法更合理。」

「結果包含了關於中華龍鳥最具爭議的議題,基於對軟組織的分析和動畫模擬,本研究強烈提示,動物背部保存良好的外層皮膚組織代表一個背部脊突,而非原始羽毛……」

這也支持他們早先的論述:

「以上描述表明:絲狀結構是內部支撐纖維,和它外面的真皮組織共同組成了一個復合結構,即外部脊突或殼皺(對比耶穌蜥蜴、雙脊冠蜥、褶皺蜥蜴、傘蜥),這就從整體上推翻了獨立絲狀體,即中華龍鳥有原始羽毛的說法。」

進一步的論據:「尾巴末端有獨特的、邊緣光滑的鏟形結構」,這個末端「幾乎沒有連接原始羽毛的表面空間。」因為這個物種似乎生活在湖邊,而根據進化論的重構,「在尾巴上和/或身體上有類似脊突的結構會有助於游泳」,所以當他們發現這種結構沒被考慮到時,表示十分驚訝。

結論

儘管聖經的創造模式並未排除長羽毛的恐龍一說,但有羽論看起來越來越讓人懷疑。在中華龍鳥等最著名的羽毛恐龍例子中,證據也指明細絲狀體並不是各自分離的羽毛,而是支撐合一結構(比如脊突)的纖維。而且,死亡姿勢表明是窒息而死。基於對動物屍體在自然環境中正常腐爛過程的仔細分析,屍體必定是最多在幾天內就被徹底掩埋的。

更新:另一關於「恐龍死亡姿勢」的理論也和大洪水相合:浸入水中後,剛剛被殺的雞都同時呈現相同的後仰姿勢(見網文《水和臨死掙扎》(Water and death throes)。它們脊柱上有強勁的彈性韌帶,韌帶本來已經拉緊。水中的浮力使得韌帶克服重力並把脖子和尾巴向後拉。隨著肌肉的腐爛,韌帶的阻力更小,所以彎曲更加大。

對於有著細長脖子和細長尾巴的恐龍來說,這種效果更為強烈。它們需要極為強勁的彈性韌帶來節省能量,而長度也會增加彈力的槓桿效應。

一份更為詳細的研究報告的作者8,瑞士沈積學家阿奇母·雷多富(Achim Reidorf) 和德國古生物學家邁克爾·伍德克(Michael Wuttke),解釋道:

強勁的彈性韌帶對於所有長脖子長尾巴的恐龍都至關重要。在陸地生活模式中,預存的韌帶有助於節省能量。當它們死後浸入水中,儲存在脊柱旁彈性韌帶中的能量足以使脊柱後仰,隨著越來越多的肌肉和其它軟組織腐爛,彎曲度逐漸增加。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秀頜龍的標本中,重新形成脊柱彎曲的每一步也都能夠得到證明。因此,生物力學表明,屍體的怪異姿勢是死後在水中形成的,而非垂死掙扎所致。9,10

當然,創世記的洪水會為動物完全浸沒水中提供了極佳的條件。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Feduccia, A., Lingham-Soliar, T., and Hinchliffe, J.R., Do feathered dinosaurs exist?: Testing the hypothesis on neont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J. Morphology 266:125–166, 2005 | DOI: 10.1002/jmor.10382; Published Online: 10 October 2005. 返回文章.
  2. Lingham-Soliar, T., Alan Feduccia, A. and Wang, X., A new Chinese specimen indicates that ‘protofeather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Sinosauropteryx are degraded collagen fibres, Proc. Royal Soc. B | doi:10.1098/rspb.2007.0352, Published online 23 May 2007. 返回文章.
  3. Zhang F. et al., Fossilized melanosomes and the colour of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birds, Nature 463:1075–1078, 2010 | doi:10.1038/nature08740. 返回文章.
  4. Lingham-Soliar T., The evolution of the feather: Sinosauropteryx, a colourful tail, J. Ornithol 152(3):567–577, 2011 | doi:10.1007/s10336-010-0620-y. 返回文章.
  5. Lingham-Soliar T., The evolution of the feather: Sinosauropteryx, life, death, and preservation of an alleged feathered dinosaur, J. Ornithol. 153(3):699–711, 2012 | DOI 10.1007/s10336-011-0787-x. 返回文章.
  6. Marshall Faux, C. and Padian, K., The opisthotonic posture of vertebrate skeletons: post-mortem contraction or death throes? Paleobiology 33(2):201–226, 2007. 返回文章.
  7. Barnette, D.W. and Baumgardner, J.R., Patterns of ocean circulation over the continents during Noah’s Flood; in: Walsh, R.E. (Ed.), Proc. Third Int. Conf. Creationism, Technical Symposium Sessions, Creation Science Fellowship,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pp. 77–86, 1994. 返回文章.
  8. Reisdorf, A.G. and Wuttke, M., Re-evaluating Moodie’s opisthotonic-posture hypothesis in fossil vertebrates Part I: Reptiles—the taphonomy of the bipedal dinosaurs Compsognathus longipes and Juravenator starki from the Solnhofen Archipelago (Jurassic, Germany),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92:119–168, 2012 | DOI 10.1007/s12549-011-0068-y. 返回文章.
  9. Reisdorf and Wuttke, cited in Why do dinosaur skeletons look so weird? ScienceDaily, 16 February 2012. 返回文章.
  10. See also Wile, J., Arched necks In dinosaur fossils: Is water to blame? blog.drwile.com/?p=7118, 28 February 2012. 返回文章.